河北科技大学学报
主办单位:河北省教育厅
国际刊号:1008-1542
国内刊号:13-1225/TS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11595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

  摘要:目的: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。方法: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。结果: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明显,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。结论: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大剂量维C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有效药物。

  关键词:过敏性紫癜病因治疗; 复方甘草酸苷; 大剂量维C

  【中图分类号】R969.4 【文献标识码】B 【文章编号】1672-3783(2012)08-0253-01

 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,以广泛的小血管炎性反应为病理基础,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、腹痛、消化道出血、关节肿痛和肾炎等。以学龄起儿童多发,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应用大剂量维C和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20例。

  1 资料与方法

  1.1 一般资料:我科自2005年收治诊断明确过敏性紫癜患儿42例,病程5-15天,单纯皮肤紫癜17例、伴胃肠症状12例、伴关节肿痛9例、伴血尿蛋白尿4例,临床表现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标准。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、治疗组22例,对照组20例,平均年龄7.8岁。

  1.2 方法:入选的两组患者均避免接触可疑过敏源卧床休息,严格控制饮食,口服扑尔敏治疗,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,西咪替丁10ml(kg?d),加入5%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,每天两次。5%葡萄糖加10%葡萄糖酸钙1-2g静注以改善血管脆性,每天一次。治疗组辅以维C200ml(kg?d)复方甘草酸苷1-2ml(kg?d)加入5%葡萄糖液中滴注。

  2 评估标准

  显效:症状明显减轻,皮肤症状缓解,皮疹明显减少,镜下血尿减轻或无变化,腹痛消失,便血消失,关节肿痛消失。治愈:皮疹全部消失1周以上,尿常规隔日一次,连续三次正常,大便外观正常,隐血实验连续两次阴性。复发:皮疹、血尿、腹痛、血便、关节痛消失后3-5天后再次出现。

  3 结果

  治疗组治愈13例,好转5例,复发4例,治疗率59.1%。对照组:治愈5例,好转5例,复发10例,治愈率25%。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  4 讨论

  过敏性紫癜通过以下两种机制导致症状:

  4.1 Ⅰ型变态反应:致敏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结合后形成抗原,产生IgE抗体,致抗原再次致敏后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,慢反应物质等炎症介质。

  4.2 Ⅲ型变态反应: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IgA、C3浓度升高,造成小血管损伤,而复方甘草酸苷主要是甘草酸、甘氨酸、L-半胱氨酸组成,其中甘草酸具有调节免疫特别是体验免疫、抗变态反应的作用,甘草酸中的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,而无激素副作用,显著抑制抗原对T细胞的过渡激活作用,同时,还可稳定肥大细胞膜,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,慢反应物质A,阻止炎性反应对血管损伤,甘草酸苷具有抗炎、抗变态反应,免疫调节和类激素作用,并可抑制纤溶酶原活化,抑制因子Ⅰ的释放,而后者在紫癜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,为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了依据。大剂量维C能减轻毛细血管脆性,使炎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低,使血细胞渗出减少,并有解毒功能,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,有利于机体对过敏物质的清除。

  研究表明,复方甘草酸联合大剂量维C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明显提高疗效,缩短疗程,临床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,可作为过敏性紫癜的理想方案。

  参考文献

  [1] 单翠英,林忠嗣。美能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70例[J].实用中医内科杂志,2007年01期

  [2] 李永柏。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免疫学特点[J].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2001,16 (4):194-196

  [3] 宋方闻,白永敏,陈玉祥,等。美能(β-甘草酸复方制剂)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[J].中国药房,2003,14(5):304

  [4] 吴晓萍。复方甘草酸苷(美能)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[J].中国妇幼保健,2006,21(1):33-38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河北科技大学学报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河北科技大学学报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